中国食用油网 - 食用油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政策法规 | 行业时讯 | 行业标准 | 数据统计 | 企业动态 | 国际快讯 | 财经报道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行业时讯 > 食用油营养各异 换着吃更健康
P.biz | 商业搜索

食用油营养各异 换着吃更健康

信息来源:c-o.com.cn   时间: 2019-12-18  浏览次数:18

食用油营养各异 换着吃更健康

  文/记者 匡惟 通讯员 石青青 漫画/小牛

  哪种食用油更有利人体健康?网上各种说法莫衷一是:有人说吃橄榄油最健康,最近又有人称吃猪油更健康,市民方先生被各种说法弄蒙了。食用油究竟应该如何选择?正确用油的方式是什么?营养师表示,多种油脂混合使用,不同的食用油采用不同的烹调方式,是使用食用油最健康的方式。

  【分类】

  植物油动物油各有利弊 油炸还是凉拌不要用错

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治营养师王鸿说,食用油最主要的成分为脂肪酸,其中又分为饱和脂肪酸、单不饱和脂肪酸、多不饱和脂肪酸等,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和α-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。也就是说,这两种脂肪酸是人体需要的,但自身不能合成,必须依赖食物提供。

  其中,猪油等大多数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,这类油脂的耐热性较好,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较少。因此,这类油脂常被用来加工面点、煎炸食品。大多动物油脂含较多胆固醇,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。

  橄榄油、茶油等植物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。有研究表明,单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降低胆固醇有积极作用。相对大豆油来说,橄榄油和茶油的维生素E含量不高。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营养科负责人陈红洁介绍,淡绿色、橄榄青涩味浓郁的初榨橄榄油不适合加热炒菜,适合凉拌;但淡黄色、经过精炼橄榄油适合炒菜。

  玉米油、葵花籽油、豆油等含亚油酸较多,均富含维生素E,有保健功效。 亚油酸不耐热,这类植物油怕热,适合炖煮、日常炒菜,不适合油炸。要控制温度,别让油锅冒烟,应热锅凉油。

  花生油、芝麻油所含饱和脂肪酸、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重比较平衡,属于均衡型植物油。花生油耐热性不错,适合炒菜。购买花生油时,最好挑选大品牌的产品。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。芝麻油在香气和营养价值上更好,适合凉拌、蘸料或做汤。

  【分析】

  猪油吃多会导致肥胖 心脑血管患者要少吃

  不少老人喜欢吃猪油。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营养科负责人陈红洁解释,有研究显示,过多的动物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,同时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
  所以对于患有高血脂、脂肪肝的人来说,食用猪油可谓火上浇油,不建议选择。  

  橄榄油对控血脂有益 每天用油总量别超标

  单不饱和脂肪酸中,以橄榄油最为人所青睐。陈红洁说,橄榄油是目前营养学界所推崇的地中海饮食模式的重要内容,含有80%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,其中有70%以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,即油酸。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,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“坏胆固醇”(LDL),升高其中的“好胆固醇”(HDL),对控制血脂有益,故而特别受到青睐。

  不过,即使橄榄油有一定健康作用,但也要提醒大家每天烹调用油总量不要超标。一旦总量超标,好处也会变成坏处。

  孕妇食用亚麻籽油 获得DHA十分有限

  王鸿说,门诊中也有孕妇看到亚麻籽油适合孕妇食用的说法后前来咨询。“因为亚麻籽油中含有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,俗称脑黄金),所以适合孕妇食用”。究竟是对是错?DHA是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,有助于宝宝智力发育,但从亚麻籽油中获取DHA,其转换率不足10%,也就是说,人体能获得的DHA分量十分有限,远不如深海鱼。如果想补充DHA,更推荐食用深海鱼等食物。

  【建议】

  购买几款不同的油 不同油脂交替使用

  营养师表示,最佳食用油的方法是多种不同油脂替换,不同的油,使用不同的烹调方式。

  陈红洁说,用椰子油来做煎炸食物;用花生油、精炼橄榄油等做一般炒菜;用亚麻籽油、芝麻油和初榨橄榄油做凉拌菜。“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来回替换,否则所得到的脂肪酸是基本一样的。”陈红洁说。

  王鸿建议,如果家中人数较少,可以购买较小分量的油,每次购买几款不同的油。另外,成年人每人每天建议食用25-30ml油,老年人、三高人群等食用量适量减少。家中可以使用带刻度的油壶,用于衡量油的用量。

  油易受高温影响 不要放在灶台旁

  王鸿提醒,日常油的摆放位置也需要注意。不少人将油放置在灶台旁边,其实是错误的,尽可能距离灶台远一些,防止油受到高温影响。

  如果对于油有更深的要求,王鸿说,还可以关注油的提取方式。市面上常见的提取方式有浸出法、压榨和冷榨等。总的来说,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都是安全的。相对而言,冷榨更为健康一些,压榨油是在对花生等食材炒熟后进行挤压,高温制作环境使得油本身营养价值会被相对破坏。

  【链接】

  吃油的两大误区

  误区①

  吃油多样化就是 吃不同名字的油

  事实上,油脂虽然名字不同,但脂肪酸构成可能属于同一类。

  如大豆油、玉米油、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;花生油和米糠油类似;茶籽油、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;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。

  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,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,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,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,才是正确的选择。

食用油营养各异 换着吃更健康

  误区②

  煎炸过的油 又用来炒菜

  很多人不舍得扔炸过食物的油,还会用来高温炒菜或油炸。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,因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。

  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,就要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到冒油烟。“回锅油”可以用来煮汤、做花卷。(据生命时报)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食用油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