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食用油网 - 食用油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政策法规 | 行业时讯 | 行业标准 | 数据统计 | 企业动态 | 国际快讯 | 财经报道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行业时讯 > 天津建北方最大粮油基地
G.biz | 商业搜索

天津建北方最大粮油基地

信息来源:c-o.com.cn   时间: 2014-04-29  浏览次数:702

    被喻为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正快速崛起。仅用7年时间,其经济总量就从近2000亿元跃上8000亿元,年均增长超20%。近日,记者走进滨海新区,探访这里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活力。
    
    本报记者 高玉
    
    海河入海口南侧,有一座围海造地形成的海上工业新城—天津临港经济区。十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浅海滩涂区,到处是盐碱滩、芦苇荡。如今,它已成为目前滨海新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。不久以后,这里将建成北方最大的粮油基地。
    
    世界最大粮油企业落户
    
    中粮佳悦厂区,一个个圆柱形的油罐静静矗立,几百米之外的粮油一号码头,一艘从美国驶抵的大豆货轮正在卸货,通过上百米长的黄色廊道运往中粮佳悦生产车间。中粮在全国各地有10多家工厂,唯有这里,拥有专业化的粮油码头,实现了从码头到加工到仓储的全线自动化,大大节约了物流成本。中粮加工基地全部投产后,油脂油料加工能力将达到600万吨。
    
    除了中粮,临港经济区还引进了中储粮、京粮等央企国企,印尼金光等亚洲企业,ADM等美洲企业,中国、亚洲、世界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均落户于此。此外,上古糖业、利达面粉等企业也已入驻。我国目前唯一的粮油食品现货电子交易所—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已在此挂牌交易。
    
    预计至2015年,临港经济区将形成1000万吨压榨油、400万吨精油,为3亿至4亿人提供食用油的中国北方最大的粮油综合加工基地。
    
    “亚洲最大的番茄加工基地也设在这里。”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赵鲁指着不远处的建筑告诉记者,项目建成后将具备罐装番茄制品、番茄红素提取、保健品、化妆品、番茄功能性饮料等食品的生产加工能力,并建成世界级番茄制品研发、展示、结算中心。
    
    港口吞吐能力达3000万吨
    
    临港经济区自开发伊始即坚持港口工业一体化发展道路,自主疏浚形成了双向10万吨级大沽沙航道,建成拥有20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的大沽口港区并对外开放。目前,港口吞吐能力已达到3000万吨以上,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1.1亿吨,其中2013年完成2200万吨。
    
    临港经济区规划总面积达200平方公里,其中吹填造陆120平方公里,这在寸土寸金的滨海新区乃至整个东部沿海也是不多见的。
    
    目前,临港经济区已形成粮油食品加工、装备制造、口岸物流、现代化工等四大支柱产业。已落地项目中,有12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设;有12个中国500强企业投资建设。临港经济区封关运行,海关、海防、海事、边检都入驻港区。
    
    实现“前港后厂”模式
    
    临港经济区实现了“前港后厂”模式,以博迈科为代表的海洋工程、以华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、以太重为代表的工程机械等产业板块在这里集聚,生产的设备通过港口运往各地。
    
    博迈科海洋工程基地里,一个个海洋钻井平台、石油生产平台正在被设计、建造。其生产的海洋工程模块从眼前的深水码头出发,到达中东、南美等地区。博迈科是专为海洋石油工业提供综合服务的EPC(设计、采购、施工)公司,为中海油、康菲石油、壳牌石油等能源巨头提供钻井平台等装备。
    
    不久前,必和必拓铁矿项目海外钢结构工程在博迈科基地建成完工。“这些火车装运设施是目前矿业应用中装载能力最大的,将用于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西南部矿区的铁矿生产。”赵鲁说。
    
    “这里还是我国重要的造修船基地,能够制造载重50万吨级的轮船。”赵鲁指着码头对岸向记者介绍,去年,中船重工临港造修船基地建造的一艘18万吨级的船舶已交付给法国一家公司。
    
    现场
    
    安静的临港中粮码头
    
    本报记者 颉亚珍
    
    “这里将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,目前,已引进了中粮、京粮、印尼金光、美国ADM等企业……”听着天津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赵鲁的介绍,我脑海中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,然而,走进其中的中粮码头,我却懵了:这里不仅干净整洁,而且人影稀疏、声息悄然。
    
   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油罐方阵。因为巨大而密集,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,无法目测其数量,据介绍其储量为20多万吨。油罐旁边,上方是连接码头和筒仓的原料廊道,下方是5条连接油罐和码头的输油管道。
    
    赵鲁说:“基地是前港后厂的自动化生产模式。不同种类的原料从货轮进入筒仓,在车间加工成食用油后,由油罐顺着各自的管道直接流向码头,分装上船,运往市场,省了很多中间环节。”“那手续怎么办?”“海关、海事、边检等相关单位都入驻基地现场办公。”
    
    因为项目占地广阔(50万平方米),筒仓那头非目光所及,我们便沿着油道走向码头。顺着航道,5架吊车依次巍然耸立,若不是刻意抬头,人从下面穿行,根本就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—实在太高大了。据说还有5架在码头的另一边,可那又超出了我们当时的视力范围。
    
    赵鲁自豪地说:“粮油基地依托的是临港区自主疏浚而成的双向10万吨级深水航道,出入货轮的吨位在3万至8万之间,这些吊车当然得高大到与之相配。”果然,前方不远处一架吊车正在卸货,在货轮旁,吊车就显得大小适宜了。
    
    
    我以为这么大的吊车作业,其声肯定震耳,没想到走到离它十几米的地方,也没听到什么声响。蓝蓝的海水波光粼粼,白色的轮船安静美丽,红色的吊车高大威武,恍惚间,我竟觉得自己置身于风景画中。幸而一阵风吹过,带来新榨豆油的香味,也带来五六条人影。一直未看到工作人员的记者赶紧大声招呼,原来他们是装卸工人。“船上装的是美国大豆,有5.9万吨,卸下来需要4天。”即便隔着栅栏不能靠太近,工人师傅说话的语调也很平缓。
    
    赵鲁解释:“这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粮油基地之一,不但能实现加工、仓储与运输的无缝对接,各种设备和配套设施也是一流的。”
    
    码头上,货轮旁,记者并未看到有箱子之类的载体,大豆在吊车的帮助下通过廊道直接进入筒仓,难怪我们听不到卸货的声响。这就是先进技术的力量,让一个年通过能力达270万吨的码头及其工人如此安静从容。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食用油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